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

新闻动态

园区新闻

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企业化生物医药研发大平台助推“新型制剂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功组建

发布日期:2014-05-19  浏览次数:3027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科技厅和财政厅联合公布了按照《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技厅关于实施山东省高等学校系统创新计划的意见》(鲁财教【2013】3号),通过层层严格评审、获批立项的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由烟台大学牵头,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等重点参与组建的“面向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新型制剂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围。这标志着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继以“政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模式成功引进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烟台分所、同济大学烟台转化医学研究院、中国药科大学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知名院所机构的分支入园创新发展以来,在“创新型产学研联盟”构建方面迈入一个新的里程碑。
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创新药物研发体系是协同创新中心建立的基础。园区依托在“人才、技术、设备”方面一体化的共享平台—“国家创新药物烟台孵化基地”、“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大平台”,起到聚集入园合作的烟台大学、绿叶集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滨州医学院等国内在生物医药研发和产业化相关领域最优秀的院所、大学、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共建园区公共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形成“产学研”实质性结合、整体协调运行、集成高效的创新药物体系,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以“提升校院教学科研能力,实现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交易和产业化”为目标,通过“产品为核心,市场导向,政府支持,企业化运营,股份制合作”的创新运营机制,组建“面向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
创新中心将把握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医药产业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瞄准我国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新药创制等重大科技问题,紧跟《山东省“十二五”生物医药发展规划》的战略部署,主动对接山东省制药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针对目前制约山东省以及我国“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新产品和新制剂的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开展系统研究,重点建设新型辅料研究及产业化、新型制剂研究及产业化、生物技术药物及制剂研究、成药性评价及分子药理研究、药效及安全性评价和药代动力学研究6个平台,攻克新型制剂及生物技术药物研发核心关键技术,高效促进成果产业化转化。
        创新中心集成了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国内独创“全人单抗药物研发技术平台”;烟台大学药学院“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叶集团“长效与靶向制剂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国家药物筛选中心、中国药科大学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滨州医学院“新药筛选和活性分析平台”等科研创新平台的核心技术优势,凝聚一支拥有院士、千人计划、泰山学者领衔的一流创新制剂和生物技术药物研发队伍,争取创新中心的新制剂研究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全人单克隆抗体筛选和制备平台具国际水平,研制出多个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或获得进入中美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制剂和单克隆抗体药物,促进和扩大我国创新药物国际影响力,为建设成为制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协同创新中心,全面提升山东乃至全国制药产业发展水平和学校办学质量,积极推动山东省从制药大省向制药强省的转变作出积极贡献。

<上一页 返回列表 下一页>
分享到:
|
隐私声明 | 网站导航 | 园区交流 |
分享到:
[鲁ICP备13023189号-1]
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 版权所有